2008/08/21

投资王道-香港的重大收购战

  六十至八十年代香港的重大收购战  

  中国解放后的香港,有近200万人为了生活而挣扎,间接鼓励以廉价劳工制造任何可以赚钱的产品。出口工业带来了就业,同时亦带来这200万人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交通运输方面:中巴、九巴、天星小轮及油麻地小轮业务蓬勃;电力及电讯的需求殷切:香港电灯、中华电力及香港电话公司均积极投资新设施。第一代移民在香港落地生根,诞下第二代,1962年,香港的人口已突破300万人。1982年,本港人口已超过600万人。

  有远见的商人,洞悉人口增加的压力带来庞大的商机。他们把握时机,投资在有市场经济专利的生意,为市民提供服务,满足当时的需求。传媒方面有商业电台、丽的呼声、多份报纸及在1967年成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功商人的表表者要算是李嘉诚。他从制造塑料花获得第一桶金,随后建立长江的地产业务,收购拥有庞大土地的上市公司,发展大型私人住宅屋苑,再把从发展地产赚获的巨大财富,投资货柜码头、电讯及零售业务。这些都是有市场经济专利的服务。银行方面,汇丰和恒生早已控制了超过70%的港元存款,住宅房屋的分期付款按揭早已成为他们的专利。从六十至八十年代,曾爆发了数次大型收购战,显示出当时一些有远见的商人都在扩张,争取有市场经济专利的生意,同时明显地淡出制造业及贸易生意。  

  和记收购黄埔船坞  

  1967年暴动后,中国的态度清楚而明确——维持香港的现状,直至1997年止。对商界来说说是一个很强烈的讯息,有远见的商人,深信香港会由英国统治至1997年,所以他们都肯放胆投资。当日和记洋行主席祈德尊爵士(Colonel Clague),深信暴动后香港的地产会欣欣向荣,把握机会,趁着股票市场疲弱、公司股价低于本身资产净值的时刻,先行收购黄埔船坞及均益仓,力图发展这两家仓坞公司所拥有的大量土地。  

  置地收购牛奶公司

  1961年,怡和洋行上市,发行90万股新股,占股本的25%,每股发行价16元,上市第一天便升上至31.25元,升幅达到95%。1967年暴动期间,怡和洋行股价跌破上市价,怡和对香港地产缺乏信心,担心香港会重复1949年上海的版本。至1969年有美国商人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的地皮后,怡和系对香港的信心才恢复过来。步和记的后尘,从事收购上市公司。整个怡和系,最受股民爱戴的就是置地公司。置地拥有中环的贵重物业及半山的豪宅,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地产公司的信心。置地公司股价表现比其他的突出。喜来登地皮成功拍卖后,置地第一时间部署收购城市酒店,城市酒店拥有今天文华酒店的业权。结果这个收购轻易而得。

  接着,置地又部署另一重大收购,对象就是牛奶公司。基于本身可再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要发展物业出售,置地公司便要买入廉价土地。当日的牛奶公司资产丰厚,拥有一大块位于薄扶林的土地,用作牧场、养牛及榨取牛奶,这块土地便是今天的置富花园。

  牛奶公司亦是香港第一家经营超级市场(今天的惠康)的公司,拥有不少超级市场的物业。牛奶公司亦经营饮食业务,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

  置地雄心勃勃,希望收购文华酒店后,可以再收购牛奶公司,一方面可发展牛奶公司的地皮作为物业出售,另一方面亦可以参与经营超级市场,更可利用美心集团在置地公司中环的大厦设立高档食肆,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在未收购前,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是45-50元;当收购消息流传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作出保卫战,增持股份,把股价推高。牛奶公司股价曾一度由数十元上升至200多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亦节节上升,但无法高过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完成收购,必要推高本身的股价。于是作出惊人的送股,就是每一股置地送5股新股,一度令置地股价上升至超过300元,除净后创下历史高价的67元。当日除净时67元高价只是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但是比牛奶公司股价高出许多,结果大部分牛奶公司股东愿意接受收购,并将牛奶股票换取置地发行的新股。置地公司最后成功收购牛奶公司。它利用股民的爱戴,发行新股收购牛奶公司,而不是用现金作收购的。

  这场收购战令股民损失惨重,因为将牛奶公司的股票去换取置地的股票,需时数十天,结果在除净后,置地的股价创下历史高位时,牛奶股东根本无法取得置地股票出售,置地的股东则因一送五,手上只持有一股旧股,那5股新股亦要等上数十天才收到。只能出售六分之一的持有量,当新股到手时,置地股价已大幅回落,且一跌不可收拾,很快由67元下跌至12元的水平。以送股后股价计算,置地股价在两个月内由7元上升至67元,再跌回至12元,而在67元时,置地的市盈率高达230倍。从置地的管理层来看,他们可以用如此高市盈率来收购牛奶公司,是非常成功的,这是市场给予置地的经济专利。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然未能回到1973年的高位。

  在1972年末至1973年初,置地与牛奶的大战,就是香港股市狂潮的主要动力。从和记收购黄埔船坞、置地收购牛奶,可以看到当时有远见的商人,均认为香港地产前景乐观,事后的发展亦证明他们的眼光独到。1967至1997年,地产果然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

  置地收购牛奶后,市场又再谣言四起,指置地会收购九龙仓。九龙仓及置地的主席都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但怡和在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控制性股权,所以这个传说在市场一度很流行。一度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至800元,这价钱结果要等到1980年,包玉刚收购九龙仓时才再度出现。实际上置地需时消化牛奶公司的业务,而怡和亦认为九龙仓是囊中物,掉以轻心,结果被包玉刚偷袭成功。  

  长江实业收购和记洋行  

  收购资产雄厚的公司,是整个七十年代的主流热潮。1974年,和记洋行出现财政问题,除了黄埔船坞及均益仓外,和记洋行还收购了很多没有上市的业务,在印度尼西亚的贸易业务,出现大规模坏帐,和记洋行因欠下庞大债务被汇丰银行接管了,1975年,祈德尊的和记洋行股权亦转移至汇丰银行名下。

  1976年汇丰银行积极寻找到买家,结果李嘉诚买入了和记洋行的股权。长实收购和记洋行的目的就是窥伺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的土地。在1979年,和记洋行提出与黄埔船坞合并,成为今天的和记黄埔。最后又再收购均益仓的少数股权,接着在八十年代发展这些公司的土地,成为今天的均益大楼、和富中心、黄埔花园及香港仔中心。  

  包玉刚收购九龙仓  

  在1980年初,李嘉诚食髓滋味,企图收购九龙仓,透过英国维高达证券行,在市场暗中吸入九龙仓股票,九仓股价于是节节上升,怡和系亦在市场争相购入九仓,作为保卫战。由于九龙仓的股价上升急促,李嘉诚知道无法收购成功,所以将大约10%的股权一次过转让予包玉刚,声明不再收购九仓,于是九仓股价回落;包玉刚亦看到香港地产市道前景良好,航运业前景非常黯淡。他一方面积极减少手上的船只数目,另一方面,决心收购九龙仓的控制权。

  包玉刚获得汇丰的支持下,在1980年6月以一个突袭的形式,在市场宣布以105元买入不超过50%的九龙仓股权。105元是一拆十后的价钱。而当日的收购守则,是容许不超过50%股权的收购者,无需提出全面收购的。这个突袭发生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连怡和集团也没法作出回应。当日获多利代表隆丰国际(包玉刚的上市旗舰),向交易所公布收购消息,要求经纪打电话到获多利确认出售股数。这个突袭的方式,是以电话交易来达成的,所以在短短一个上午便完成收购。  

  置地险被长实收购  

  1980年,长实退出九龙仓收购战后,又再蠢蠢欲动,打算收购置地。而怡和系在失去九仓后亦痛定思痛,担心长实收购置地,于是耗尽资金在市场增加持有置地股权至40%,同时置地亦从市场增持怡和的股权至40%,以防怡和洋行被收购。置地又利用膨胀的方法,保护自己。1981年,置地先后收购港灯及香港电话公司的控制权,1982年,更加用高价47亿元投得交易广场第一、二期的发展权,一连串的收购,当然令到置地的负债大幅度增加,怡和希望藉此令李嘉诚知难而退。可惜事与愿违,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邓小平坚持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置地在高利率煎熬下(1981年10月香港最优惠利率达到20%),财政上渐感吃力,而中英谈判维持到1984年,长达两年高利息的负担,令置地的财务状况百上加斤。1983年,港元更受到冲击,银行拆息连续高居在30%-40%之间,达3个月之久。结果置地在低潮时,被逼将手上的电话公司股权,卖给英国大东电报局,最后亦将手上的香港电灯公司股权,以低价卖给和黄。据闻怡和系出售香港电灯时,与李嘉诚达成君子协议,就是李嘉诚保证5年内不再收购置地。怡和系就利用那段时间得以喘息,重组控股权,由怡和策略与怡和洋行互控股权,再由怡和策略控制牛奶公司,置地及文华东方。  

  九龙仓收购会德丰  

  八十年代初的航运低潮,令到会德丰喘不过气来,尽管有其他贸易及地产业务,但整个集团都感到举步维艰。1985年,会德丰主席马登意兴阑珊,打算出售手持股权,当时新加坡商人邱德跋,财雄势大,打算以现金收购会德丰。九龙仓加入收购战,最后击败对手,成功收购会德丰。

  九龙仓收购会德丰,原因是看中会德丰旗下的地产业务,例如,在山顶有不少低密度住宅可供发展;铜锣湾罗素街电车厂地皮更是珍贵,后来由九仓发展成今天的时代广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