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7

投资王道-拥有市场经济专利2

HI是美国一家个人信贷财务公司,业务包括地产按揭,信用卡业务、无抵押贷款、消费者贷款、消费品(如汽车,家庭用品)分期付款及保险服务;在美国拥有相当大的网络(分行超过1,300家),在加拿大及英国亦有业务。但这家机构的贷款质量比不上美国的大银行,资金的来源要在同业中拆入(向银行借入)。在经济环境良好时,个人贷款的呆坏帐当然较少。2000年网络股爆破后,加上911事件,令经济逆转,坏帐率上升,因此借入资金的成本上涨了。理由是银行借给HI的风险增加了,所以只有提升借出的资金利率。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坏帐上升,溢利下降,资金成本上涨,迫使溢利又再下降,为了维持溢利,HI便对贷款质量要求下降,希望达成更多生意,于是坏帐更多。若这情况无法扭转,早晚走上破产之途。当日HI的董事局也明白到身处困境,于是委托美国投资银行代为寻找合作伙伴,但是美国的银行并不想加以援手,情愿其倒闭而少个竞争对手;另外,他们熟悉HI,清楚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大量融资才能扭转,同时亦需要作出大量坏帐拨备,所以对提出收购者本身的业绩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美国投资银行于是向汇丰银行献计,这情况就好像“烟猪头遇着盟鼻菩萨”,即是一个发臭的猪头受鼻塞的菩萨所喜爱,汇丰银行就是这个菩萨。汇丰银行在环球业务上出现资金过剩的问题,更想借势打入美国市场,既然HI在美国45个州里有1,300多家分行,成功收购HI便可以在北美洲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

  整个收购的用意是,汇丰是利用本身财雄势大的条件来扭转HI的恶性循环,令其业务走上良性循环。在2003年3月,汇丰银行用148亿美元买入HI,代价是用发新股支付的,所以不需动用本身的资金。以汇丰名义向美国同业借入美元,然后再转借予HI,资金成本肯定比HI自己筹措来得便宜,明显地收到立竿见影的效应,同样把HI的经营成本降低。而汇丰银行尽量将HI的坏帐,作出大刀阔斧的拨备,2002年6月汇丰银行坏帐拨备,占平均总贷款比例为0.4%,2002年12月则为0.3%;2003年6月收购HI后,这比例跳升至1.1%,这只是反映了2003年3月至6月收购HI的影响;2003年12月这比例,更上升至1.39%;2004年上半年这比例稍为回落至0.96%,实际上,汇丰仍然在2004年上半年为HI作出更大的拨备,坏帐拨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汇丰在香港及亚太区的业务有良好的进展,过往的坏帐反而有233亿美元可以回拨。正如表8所显示,汇丰银行在收购HI后是尽量拨备,拨清任何坏帐,斩断恶性循环。

  表8:汇丰银行的坏帐拨备

  百万美元 2003年上半年 2003年下半年 2004年上半年

  欧洲 343 531 423

  香港 303 97 (223)*

  亚太区 26 59 (10)*

  北美洲 1,670 3,006 2,472

  南美洲 32 26 141

  总拨备 2,374 3,719 2,803

  *坏帐回拨

以笔者估计,在2003年及2004年度,汇丰为HI的坏帐作出80亿美元拨备,再加上收购代价的148亿美元,汇丰在HI的总投资达到228亿美元。收购价是用发新股支付,而拨备则由汇丰银行本身的损益帐来支付。如果单靠本身的资金作出这般庞大的收购及拨备,银行的负担便会太大了。这种大刀阔斧的做法并不是一般银行可以承担的,不过汇丰的业务已是全球性发展,其他地区业务的增长,容许汇丰有足够的溢利在损益帐中来抵消为HI所作出的拨备。最后,为HI所作的拨备,并没有令2003年及2004年度的纯利出现倒退。早年为南美洲作出的拨备已相当足够,在香港方面,地产市道的复苏令2004年上半年有223亿美元的回拨,所以2004年上半年纯利仍可以录得48%的增长。

  汇丰银行就是利用市场给予其股价支持,再利用其他地区运作的良好业绩作为后盾,来应付这个拨备需要,来扭转HI的乾坤。经过两年的拨备,笔者相信2005年HI的溢利可以大幅上升,HI的运作可以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对贷款质量可以逐步提高,不用再胡乱滥贷了。

  对汇丰银行收购HI,一般人存有很大戒心,因为收购价是HI账面值的3倍,以收购价148亿美元计算,即100亿美元的收购代价是无形资产,并没有资产来支持的。触类旁通,担心为这无形资产付出的代价,会把汇丰银行每股净值拖低,实际上这情况并没有出现。收购回来的无形资产,汇丰每年都会作出适量拨备,从损益帐中扣除,分开若干年摊销,并非一次性为所有无形资产作出拨备。例如2001年无形资产的摊销达到8亿美元,2002年达到8.6亿美元,2003年因收购HI增加至15.9亿美元。

  反而,能够以市价发行新的股票,对汇丰银行本身的股东资金增幅有所帮助。汇丰市价(125.5港元)比每股账面价(0.50美元)高出很多,以市价发行新股,溢价便会投入股东资金的储备帐,增大了股东资金。今时今日,经营银行需要更大的股东资金,才能继续扩充信贷业务。根据1989巴塞尔的国际银行协议,银行本身的资本(股东资金)是属于第一级资本(Tier One),第一级资本能够持续增长,令汇丰可以更加扩充其信贷业务;第二级资本(Tier Two)通常是指银行所发行的债券,第一级和第二级资本是有比例联系的。换句话说,汇丰银行不能单靠发债来做生意,需要同时令一级、二级资本增长才能做更多生意。如果汇丰银行不能发行新股,股东的资金增长便会局限在派息后的溢利滚存,这个滚存增幅受到溢利的规限,无法大幅跳升。

  在大量的收购中,理所当然,其中有不少出现亏损,但是汇丰银行往往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其转亏为盈。过往成功的例子不断巩固市场对汇丰的信心,归根究底,管理阶层的智慧,就是不熟不做。由八十年代开始,所有收购的对象都是金融行业,汇丰并没有插手其他行业,这个不熟不做的宗旨,就是整个管理阶层的信念,所以偶有出错,也因为熟知个中运作而最终转亏为盈。曾几何时,早在六十年代,汇丰手上有多种非银行投资,例如航运业、国泰、和黄等。不过,七十及八十年代,汇丰持续将这些投资卖出,将资金集中到金融业,坚信不熟不做的宗旨。

  汇丰银行的市场经济专利,结合了不熟不做的宗旨,能够贯彻运用,成功地扭转新收购公司的劣势。此外,更配合发行新股,代替内部资源来作收购,保留内部资源,改善新公司业务。这个想法,听来简单,实非一般银行所能效法的。美国银行业也出现不少并购的例子,例如九十年代Chemical Bank与Manufacturer Hanover(汉华)合并,成为新的Chemical Bank,但其后又被大通所收购,剩下只有大通银行;前几年大通又与JP Morgan合并,成为摩根大通,实际上这已是4家银行的组合;它们的合并结果只不过是将重叠工序废除,将重叠分行关闭,从而达至节省成本,但市场并未因合并而扩大。反过来,汇丰银行在收购HI后,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方面,肯定争取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回看附录之大表A,汇丰是这12家“千里马”公司中,唯一能够在1997年后大幅度提升溢利的。1997年汇丰银行的溢利为425.5亿港元,2003年溢利已上升至683.25亿港元,升幅达60.5%。这些都是透过收购得来的成果。虽然发行大量股票,每股溢利有所摊薄,但由1997年至2003年每股溢利仍增长了22%,由每股5.36港元上升至6.54港元。用汇丰银行的例子就引证了笔者的经验,选择公司要选择有市场经济专利的公司,而不是单靠法例专利保障的公司,更不要留恋没有任何专利的公司

  汇丰沿用英国会计准则,按若干年来摊销账面上的无形资产。2005年汇丰有可能采用国际会计制度。届时收购回来的业务将按年重新估值一次。如果出现较低估值时(估值比较收购账面值低),汇丰将需要为差额(Impairment)从损益帐中撇除。管理层的估值方法(用现金流折现法来衡量业务的市值),可能因经济环境的好坏而出现大幅波动。利率上升可能增加呆坏帐拨备,个别业务的估值自然下调,该年度损益帐因此受压。新会计制度可能会左右董事局的决策。无法进行大型收购,纯利增幅定必放慢下来。无法发行新股,股东资金的增幅亦有所局限。市场亦可能作出互动反映,担心大型收购会使纯利受挫,当汇丰宣布重大收购时,股价因此大幅回落,最终汇丰再无法发行新股来扩充业务。新的会计制度,可能打击汇丰的市场经济专利,投资者不可轻视制度的些微改变。

  图3是汇丰自1977年以来股价的表现并加插入每股纯利,图中可见股价往往对预期纯利的升跌作出反映。

  图3:汇丰银行自1977年—2004年股价及纯利表现

  图4:恒生银行自1977年股价与每股纯利表现

  恒生银行

  我们又何妨将恒生银行与汇丰银行作一比较,究竟恒生银行有没有市场经济专利呢?

  首先要追溯到恒生银行在六十年代的贷款业务,当时主要贷款对象是地产商,包括现时的大地产商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恒隆及新世界等。当年恒生银行主席何善衡,与新鸿基主席郭得胜,恒基的李兆基,恒隆的陈增禧及新世界的郑裕彤,相识于微时,由于恒生尽力支持他们发展,所以建立了深厚的渊源。今日,这些公司的接班人,依然保持着与恒生银行的关系,所以在发展地产项目时,恒生总可分一杯羹。不过时移势易,这些大公司本身已是财力雄厚,无需大量融资,即使有所需要,亦有很多财团参与,取代恒生银行在这方面的角色。因此,恒生由来已久的市场专利亦会逐渐褪色。

  新落成楼宇按揭及居屋按揭,以前是恒生银行的市场专利。1997年前恒生银行的成绩辉煌,绝大部分的纯利是来自这些按揭业务,恒生银行的优势是经营成本便宜,大部分分行多是自置物业,所以在八十、九十年代,能够对居屋按揭提供极优惠条件。随着地产泡沫爆破,居屋已成历史,恒生银行在这方面的经济专利亦已风光不再了。

  自1997年以来,恒生银行的溢利增长更是举步维艰,1997年恒生银行的溢利已达到93.63亿港元,但随着地产泡沫爆破,1998年的溢利因大幅拨备倒退至67.88亿港元;2001年溢利回升到101.14亿港元;但在2002及2003年都连续倒退,至99.6和95.4亿港元。恒生过往业绩可以参考附录的大表A。

  但恒生银行的市场经济专利与母公司汇丰银行比较,就大相径庭。虽然恒生银行的股票为市民所拥戴,但公司是没法发行新股从事大规模的收购行动。理由很简单,如果恒生银行大量发行新股,便会摊薄汇丰银行的控制权,所以恒生银行在发展跨国业务时受到一定限制。最近恒生银行亦有收购国内银行部分股权,但全部都是以内部资源应付,所以空间有所局限。

  最近,恒生的管理层似乎成功发掘出被遗忘的市场经济专利,其属下恒指服务公司,早已掌握香港股市28只指数的组合及比重计算程序。例如:恒指、国企、红筹、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等分类指数。因利乘便,最近恒生成功推出国企指数基金,虽然买卖未算活跃,前途却是无可限量。基于竞争有限而且市场需求庞大,只要在推销方面多做功夫,发行更多类似基金,将来必可带来可观的回报。众所周知,香港实行强积金制度已有数年,但回报却强差人意,倘若恒生能够成功地把指数基金推广至强积金的层面,需求之大是无法估计的。在美国,指数基金早已盛行多年,反映一般投资者不满基金经理的表现,借助指数基金作为个人投资指引,这个大趋势必定会在香港出现。

  最后,笔者要提醒读者,投资者选择公司时要特别留意,该公司的市场经济专利,是否随行业兴衰而消失。倘若出现了这情况,要仔细分析,才作出决定,切勿鲁莽行事。

  电讯盈科的专利消失了

  恒生银行过往居屋按揭的经济专利是无疾而终。相反,另一家公司的专利则是在有声有色下被政府夺取了,这便是今天的电讯盈科,即往日的香港电讯。该公司曾享有两项专利:第一项是国际长途电话的专利,该专利届满期是2006年;但1998年政府以一个补偿方式解除了这个专利协议,从那天开始,香港电讯便失去了国际长途电话的专利;2000年,第二个专利:本地固网服务,亦开放予其他竞争者,所以今天的电讯盈科,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市场的经济专利。此后,经营业绩有目共睹,出现亏损股价自1997年以来下跌94.4%。

  中华煤气的市场经济专利

  与其他专利一样,中华煤气的经济专利是来自市场,而非由政府法例所保障。煤气的产品既干净又方便,又能达到中国人所谓“锅气”的水平,所以几乎是中国人厨房中的必需品。竞争不是没有,石油气便是其对手,除非在屋苑建筑早期时,采用中央管道输送石油气,罐装石油气本身运输困难,是无法与煤气争夺市场的。过去地产发展迅速时,住宅物业大量落成,服务行业蓬勃,煤气公司溢利相应快速增长,但随着香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未来新楼宇落成只会持续放慢,所以煤气公司在本地的增长亦会放缓;换言之,本地经济专利虽不致于失去,但效益会日渐下降。

  近年中华煤气的年报,透露公司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多方面在中国开拓大型的管道气体输送业务,在香港则发展本身旧煤气厂的地皮,又参与母公司恒基的地产项目。如果煤气能够成功打入中国内地的市场,以他们过往在香港的经验,经济专利有机会伸延至中国内地市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经济,未来市场的需求庞大,不过,在中国市场投资是需要一段长时间才能取得收益的。

  图5:中华煤气自1977—2004年股价与每股纯利表现

  新鸿基地产的市场经济专利

  在12家“千里马”公司中,只有新鸿基地产及长江实业两家地产公司。他们两者之间的经营手法不大相同,但两者都能够在七十至九十年代,藉着地产需求庞大,扩展业务,从而获取丰厚的利润。地产商契机在八十年代中期再现,当时,香港政府实行50公顷高地价政策,几乎所有小规模地产公司都无法投得土地,大地产商因而受惠,而新鸿基地产的纯利由1977年的1.02亿港元上升至1997年的141.6亿港元,升幅达到13,783%,复式年增长率为27.9%。2003年的地产低潮时,新鸿基仍录得65亿港元的利润。

  新鸿基地产的经营手法,简单来说是将地产项目变成流水作业,成本便宜的发展项目,只要有毛利,市场能接受,就会出售;相反,成本贵的项目,蚀本亦会出售。这就是传统中国人所谓的货如轮转,西方的流水作业。归根究底,新鸿基地产不是靠囤积居奇来获取最高利润,当市势逆转时,靠囤积居奇的地产公司,往往逃不过破产的恶梦,而新鸿基地产就是用流水作业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中建立起经济专利。

  此外,除了透过收购新界农地,又与地铁及九铁合作发展沿线车站物业,新鸿基地产的强项,是发展大规模屋苑,以薄利多销形式卖出住宅单位,保留庞大的商场及停车场作收租之用。这策略就是将出售住宅的利润,转作投资在商场及停车场,而商场及停车场的租金收入,则变成长远的经常性收入。2004年度,新鸿基地产的租金总收入接近50亿港元。屋苑的人流,令到商场的商户生意蓬勃,愿意接受租金调整。总观新鸿基的经济专利,是发展大型屋苑,销售住宅,营造人流,保留商场作长远收益。

  在七十、八十年代,新鸿基能够维持一定的边际利润,如果售楼利润特别丰厚,管理层就将部分纯利用作拨备,减低高价地皮的成本,容许这些高价土地,在经过撇除减值后,仍然能够在完成时录得利润。这种手法对新鸿基在七十、八十年代的盈利,起了正面的作用。不过,近年来本港的会计制度趋向与世界接轨,地产公司每年需要为土地及收租物业,作出专业价值重估;因此,价格的变动,在损益帐及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此举是提高透明度,以账面价值反映出公司的资产净值,方便投资者参考。在地产上升周期,新准则对新鸿基地产是绝对有利的,因为有庞大的收租物业,如果价格上升,股东资金增加,相对之下负债与股东资金的比例会下跌,财务状况更加健康。相反地,在地产下跌周期,这个新会计制度带来很大冲击及负面影响。2005年香港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向国际准则看齐,届时所有投资物业重估时的变动,将会全部在损益帐反映出来,等同收租物业价格的升降,直接影响公司纯利。

  新鸿基的管理层当然明白,地产的黄金时代无法长期持续,所以它亦有分散投资,例如:九巴、数码通及新意网等,不过这些收益与其租金收入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在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香港地产能否恢复昔日黄金岁月呢?这是一个疑问。但是,话得说回来,相对于其他公司,新鸿基地产拥有最大的土地储备,过去几年,新鸿基成功地以补地价方式,将部分土地储备重新部署,作未来发展,换句话,它的土地成本又会比其他发展商便宜。

  长江实业的市场经济专利

  芸芸众多恒指成份股中,以长江实业的纯利增幅最为突出,由1977年的8,600万港元上升至1997年的176亿港元,升幅达到20,367%,复式年增长率达到30.5%。股价表现更是众股之冠。

  长实原本是一家塑料花制造厂,主席李嘉诚洞悉工业是一门过度竞争的行业(Commodity Business),所以在发掘了第一桶金后,就集中发展地产业务。长实的经营手法与新鸿基地产又大大不同,它的策略是透过收购拥有庞大土地的公司,以合作包底的形式发展超级大型屋苑。在七十至九十年代,地价不断上涨,楼价跟随大市不断上升,长实的运作模式是赚大钱的最有效方法。

  长实本身的土地有限,但懂得利用别人的地皮来发展。1976年长实买入和记洋行控制权,其后与属下的黄埔船坞合并,成为今日的和黄,然后再收购均益仓的小数股东权益,令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再将其船坞业务迁移至青衣,悉心发展黄埔船坞位于红磡的土地,成为今天的黄埔花园。港岛方面,香港仔的船厂则重建成今天的香港仔中心;另外,均益仓在西环的货仓重建成均益大楼;在北角的货仓变成和富中心。透过旗下的香港电灯,将电厂迁移至南丫岛,将北角电厂的土地发展成今天的城市花园;与壳牌公司合作,将鸭脷洲香港电灯公司的旧电厂及壳牌公司的油库土地合并,发展成今天的海怡半岛。东九龙方面,壳牌公司在官塘的油库又是交由长实发展,成为今天的丽港城;而蓝田地铁站上盖的汇景花园,就是与地铁公司合作的一个例子。

  图6:新地自1977—2004年股价与每股纯利表现

  图7:长实自1977—2004年股价与每股纯利表现

  新界方面,天水围也是很独特的例子。天水围最早的业权,属于一家已破产的大宝地产所有,后来业权由华润控制,因为牵涉的面积太大,与政府谈判需时,无法应付补地价及建筑所需费用。长实把握时机,以低价买入天水围业权,发展成今天的嘉湖山庄。

  长实一连串合作发展,都是用联营公司的方式经营,多有其他伙伴参与。这种财务设计及合作发展地皮方式,就是长实的市场经济专利。长实的参与权益是少于50%,联营公司的负债便不会在长实的负债表上出现。一个庞大的地产发展项目涉及资金很大,而且时间可能长达10年,在发展初期,未有卖楼收益,利息支出会不断上升,用这种Off Balance Sheet Financing(表外融资),容许长实避免将所有资源困死于单一业务上。用联营方式发展地产,财务风险亦会有所降低,地产发展商向银团贷款,是以项目形式(Project Based)借钱,即是用联营公司的地皮及售楼收入抵押予财团,参与发展的公司无需作出额外承担。

  这种Off Balance Sheet Financing是霍建宁的专长,未出任和黄行政总裁前,他是长实的财务董事。用这种联营公司方式发展地产,可以与其他伙伴分担风险,而负债亦不会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