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8

2008回顾,2009计划

在2008初,订了个To-do list,有三条:

1、通过CFA L1考试;
2、进入感兴趣的金融行业;
3、过得happy点。

现在回顾一下,基本都达成了.

-------------------------------2008/12/31 24:00:00~~2009/1/1 00:00:00--------------------------------------

2009的to-do list也不多列,达成三条就好:
1、通过CFA L2考试;
2、深入研究行业,当有人需要了解行业时会想想我;
3、同样要过得happy。

达成上面三条需要注意的有:
1、专门用来准备考试的时间会比08年少很多,而且考试的难度在加大,所以要尽量利用零碎的时间,很有必要牺牲睡觉时间,并且要时时注意心态,不要认为已经入门了就放松学习;

2、这个并不容易,新财富上有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前辈,我能做的只有勤勉,用勤补拙。和思思前辈聊天,我归纳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刚刚升为总裁助理的原直属领导在给我的新年礼物《战胜华尔街》扉页上留下赠言“简单做人、勤奋做事,快乐成长”,其实她的赠言里面已经体现了彼得林奇的勤勉。实习时的师傅升为主管,谦卑的他在和我聊时鼓励说都有段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期许说范围很广,国内国际、二级一级市场、产业链上下游及延伸、市场波动和估值的偏离……卖方分析师得到的评价并不好,怎么做好?(中国分析师的“三宗罪”:“至少落后K线图半年”

3、生活要happy。当然不是指虚度太多的无聊时光,是适当放松,保持快乐心情,这样避免因乏味而产生消极情绪。

祝朋友们都能有好心情!

More......

2008/12/05

逆势扩张:酒店式公寓“借冬风”

转自沃顿知识在线

10月底,一家五星级酒店式公寓 - 鹏利辉盛国际公寓(Fraser Suites Top Glory)在上海陆家嘴隆重开业,而当时正值中国的经济指标增速初显回落之际。但是,新加坡辉盛国际管理有限公司(Frasers Hospitality)的首席执行官曹炳森(Choe Peng Sum)却对中国面临的经济增速减缓并不以为意。事实上,他认为这是一个真正的发展良机。

“我们要在经济衰退中扎根成长,这就是我的策略,”曹先生说道,“我们是乐观的,也许听上去有点儿过于乐观,但是坦率地说,目前有许多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销售速度已大不如前,因此有很多业主和开发商正在将物业转型为酒店式公寓,而不是出售这些物业,特别是那些地处黄金地段的物业,而那正是我们的市场所在。”

每次经济低迷时期,总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行业异军突起,而在近期中国亦是如此。一个强健的反周期行业在这股始于三季度的经济寒流中蓦然崛起,它就是酒店式公寓。这个隶属于酒店业的,主要面向在异地旅居数周或数月的商务旅客的细分行业在数年之前尚名不见经传,如今却借房地产业遭遇危机之“冬风”,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快速发展。

对于酒店式公寓运营商而言,住房价格下跌已经成为他们的发展商机 – 中国国内物价涨幅已于年内稳步回落、信贷危机亦导致住房成交量锐减。中国70座大城市今年的房价涨幅屡创新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70座大城市的房价涨幅为10.9%。至8月份,房价涨幅回落至5.3%,9月份的涨幅仅为1.6%。曹先生指出,由于银行紧缩放贷标准,加上潜在购房者对楼市采取观望态度,使得楼市成交量有所缩减。

在楼市放缓的背景下,住宅地产开发商往往不愿意以低于预期目标的新价位出售他们的公寓楼,但是他们很有兴趣将公寓楼出租给专业的酒店式公寓连锁集团。开发商仍然拥有物业的所有权,因此如果楼市回暖,他们就可以出售物业,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可以从其开发项目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对经济寒流的抵抗力

即使从需求角度来看,酒店式公寓业务对于经济寒流也具备一定的抵抗力。酒店式公寓直接瞄准的是旅游市场利润最丰厚的领域:那些每年数周乃至数月出差在外的男女商务旅客。顶尖的酒店式公寓连锁集团提供的是五星级酒店式的上乘服务,包括客房服务、健身中心、24小时前台服务、以及公司优惠,他们还能让客人每次在具有家庭特色的自住式单位里住上几个月。

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商务旅客都在寻找新的省钱途径,酒店式公寓通常要比同类酒店便宜一些。在新开业的鹏利辉盛国际公寓,客人能以每天200美元的价格租下一间宽敞的双卧室公寓,以此低于同类五星级酒店的房价,住客将在酒店式公寓拥有两间卧室、书房、餐厅、起居室、厨房各一间,而且地处中心地段,可以享受许多酒店式的服务。同时,由于酒店式公寓的租户一般订立三至六个月,基本为一年以上的长期租约,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杠杆作用,享受优惠的费率。

“经济环境也许给旅游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我们的住户通常跟着项目或工作调动而停留较长时间,因此在因经济衰退造成的旅游市场骤跌的情况下,我们提供的服务比较有弹性,”新加坡雅诗阁集团(Ascott Group)旗下的雅诗阁酒店首席执行官杰拉尔德·李(Gerald Lee)说道,雅诗阁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式公寓运营商。“即使是在当前的困难时期,酒店式公寓仍然受到企业的青睐,因为酒店式公寓让企业在给员工安排住宿方面提供了灵活性,他们可以在不需要签订长期租约的情况下,为员工安排不同期限的住宿。”

酒店式公寓还有助于减少日常开支,节俭的房客可以自己煮饭、洗衣,还能减少电话和上网费用。此外,一间酒店式公寓还可以容纳多名住客。李表示,“这样一来,公司就能让多名员工同住一套酒店式公寓,而不用为他们在酒店单独开房了。”

到目前为止,尽管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日益严重,酒店式公寓市场却是毫无惧色。“这一市场依旧十分景气,”SACO公司的业务拓展经理纳奥米·米尔恩(Naomi Milne)说道,这家英国公司拥有并管理着英国400家酒店式公寓,以及全球各地另外12,000个公寓单位。“其中的一个主要优势是,企业客户看到了在酒店式公寓住宿的成本效益。以往当人们在酒店住宿的时候,他们需要支付酒吧帐单、高额上网费用、餐厅帐单、以及巨额电话帐单,而在酒店式公寓住宿就能将上述部分开支直接砍掉。”

房租便宜成了酒店式公寓强有力的宣传口号。短期游客倾向于下榻酒店,但是长期逗留的客人(居住时间在一周以上)往往选择公寓住房。负责临时专案的政府或商业顾问、开展中期项目的经理和高管、以及寻找永久住房的旅居国外人士,这些都是酒店式公寓的“标准客户”。“许多经常出差的人士对酒店式公寓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他们所在的公司也对此表示支持,将酒店式公寓住宿计划作为酒店住宿计划的替代或并行方案。”米尔恩说道。

同时,酒店式公寓也打入了休闲旅游市场。“我们正在向休闲市场敞开大门,时下休闲市场的主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客人,而不是夫妇或单身客人,”辉盛国际的曹先生说道,“如果只是三、四天的旅程,他们仍然可以下榻酒店,但是如果他们全家出行的话,入住酒店式公寓同两三间酒店客房是有区别的。酒店式公寓更有家庭的氛围,他们可以住在一起,因此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逆势扩张

由于可以转型为酒店式公寓的豪华公寓楼的供给量陡增,再加上节俭型商务旅客的需求,酒店式公寓在中国迅速壮大,在当前的旅游住宿市场中“一枝独秀”。

雅诗阁集团、辉盛国际、栎木亚太(Oakwood Asia-Pacific)等亚洲领军酒店式公寓公司各自摩拳擦掌,准备在亚洲进一步发展壮大。辉盛国际目前在中国拥有九处物业,其中包括一家在香港新近开业的物业,据曹先生透露,集团计划到2010年至少再增设5处物业。辉盛国际未来或在以下城市开店:天津、广州、成都、大连、苏州、西安、重庆、杭州、无锡。

雅诗阁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式公寓连锁集团,目前正在经营的酒店式公寓达18,000个单位,另有全球规模的6,000个单位。据李先生透露,集团目前在中国运营的17家酒店式公寓共计5,000余个单位,计划到2010年底增加10座公寓楼。

栎木亚太集团是亚洲排名第三的连锁集团,目前在中国拥有三座酒店式公寓(北京两座、广州一座),集团计划于未来数月内在杭州和上海开设两家酒店式公寓,2010年在北京开设第三家。到2011年,集团将在亚洲新建26家酒店式公寓。

除了能够抵御经济衰退影响的业务模式之外,连锁集团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表示乐观。“跨国公司仍将着眼于在中国和印度扩张,因为这些公司面临削减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更大压力,”雅诗阁酒店的李说道,“跨国公司在这些市场创业或扩张期间,势必需要配备国际级别的一流住宿。”

酒店式公寓与酒店之比较

正当酒店式公寓在经济衰退期间春风得意之际,中国的酒店行业开始经受痛苦。在北京,酒店业形势异常严峻,因为奥运会之前的酒店建设风造成了酒店供应严重过剩。但是,中国政府在奥运会期间突然出台了一项签证限制措施,使得入境游客数量锐减,许多酒店因而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今年时运不佳、形势不明,主要是因为奥运会和签证问题,”新开业不久的北京柏悦酒店(Park Hyatt Beijing)的总经理西梅翁·奥利(Simeon Olle)说道,“但是我们正在进入传统淡季 – 冬季,3、4月份将进入旺季。但是能否达到三年前的水平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上海酒店业前景一片黯淡,原因不外乎是需求下滑、供应过剩。官方表示酒店经营情况依然乐观,但是在私下里,情形令人忧心。据一家知名美国连锁集团旗下的上海旗舰酒店报告显示,11月中旬,该酒店的入住率仅为35%,而传统旺季的入住率通常在80%以上。在上海,另一家美国连锁集团旗下的五星级酒店的市场专员在报告中指出,酒店的MICE(会议、聚会、大型会议活动和展览)业务已经完全停止。“北京奥运会期间酒店业务下滑,我们还没有真正恢复元气,”他说道。而在澳门,许多起重机停在“金光大道”楼体旁边,这个宏伟的开发项目曾经计划建造14家酒店及20,000间客房,但是现在已经完全停工,仅有2座已经建成的酒店孤零零地矗立一方。

与此同时,中国入境游也开始减少。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9月,中国入境游客数量为1,056万人,同比减少了5.94%,而且这是在10月份全球信贷危机恶化之前的数字。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是,9月份旅游业收入同比减少了11.36%。今年1月至9月旅游业收入同比减少了3.26%。

酒店的运营成本要高于酒店式公寓,因为前者的员工数量较多,而且酒店业务种类更加复杂,包括餐厅、大型会议活动、会议、宴会、婚庆等服务。酒店的另一个劣势在于,它无法象酒店式公寓那样,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收购待售的豪华住宅开发项目来进行扩张,因为酒店大楼与豪华公寓有所不同:前者设有舞厅、大量餐厅和酒吧、另有会议室及其他设施,而这些设施都是必须在工程建设前期规划在内的。

最后,酒店只能祭出减价大旗,盼望旅游业能够回暖。“我认为在未来几年内,需求必将赶上供应,大型酒店可能必须改变一下他们的业务策略,”北京柏悦酒店的奥利说道,“他们将会发现客户越来越精明,而他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去争取业务。”

与此同时,一些连锁集团也放缓了扩张速度。“考虑到现在的市场情况,我们采取观望态度,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JIA酒店的老板黄佩茵(Yenn Wong)说道,JIA酒店在上海和香港各开了一间精品酒店。“一开始我们在看,但是现在的市场每况愈下,我们决定择机收购优良资产。中国的环境不错,但是充满挑战。”

有些酒店连锁集团开设了自己的酒店式公寓来作为回应,尤其是万豪酒店和四季酒店。在万豪国际酒店集团的全球19家酒店式公寓中,有3家万豪行政公寓设在中国,9家设在亚洲;而四季酒店集团在吉隆坡、澳门和香港拥有并经营着自己的酒店式公寓,集团旗下的四季汇酒店式公寓(Four Seasons Place)在这些城市经营得非常成功。

万豪国际酒店集团的区域营销副总裁劳伦斯·吴(Lawrence Ng)表示,集团正打算在中国扩大其酒店式公寓的产品组合,“我们现在北京拥有一座万豪行政公寓(MEA),未来三至六个月内,我们将再开设一家。目前我们在上海拥有两家万豪行政公寓,我们将酒店式公寓作为万豪集团颇具发展前景的领域,籍此来扩大我们的业务和市场占有率。”

经济低迷的影响

酒店式公寓尽管具有抵御经济衰退的能力,但是若经济减缓的时间延长,将仍然给顶级连锁集团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短期住客市场,酒店推出更加优惠的费率,特别是针对几天的租约;而针对租期在六个月以上的长期住客市场,更加便宜的空置豪华公寓将是酒店式公寓的强劲对手。

在酒店式公寓内生活了六个月乃至一年之后,部分房客倾向于租住普通的住宅公寓。辉盛国际的曹先生表示,“我们在争取比较长期的客户,但是却一脚踏进了租房市场,开始与别墅和住宅公寓展开竞争。”

而酒店已经开始通过降低房价来做出响应。“在过去12至18个月里,部分城市的酒店房价在逐步打折,现在我们发现,部分酒店的房价确实很有竞争力,”SACO公司的米尔恩说道。“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大力宣传酒店式公寓与酒店相比的更多益处。如果有人要住上几星期的话,酒店未必是合适的,所以就要让他们知道酒店式公寓的好处和优势。”

经济衰退期间,行业客户自然会更加坚持讨价还价。“许多企业要求租约更加灵活,而不是简单的一年期或两年期的租约,”曹先生说道。由于市场不景气,他们更愿意按月签订租约,而不是订立长期的租房合约。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减缓的危机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扩张机会。酒店式公寓连锁集团有时拥有他们管理的物业资产,但是更多地是,他们仅对别人拥有的物业进行管理,而这些业主通常是物业开发商。近来,这些开发商非常高兴能与酒店式公寓的运营商联手合作。

    “在让利出售中,我想许多开发商无法得到他们想要的价格,而继续持有资产则需要承担巨大的存置成本,”辉盛国际的曹先生说道,“所以这是个很有趣的矛盾观点,但是在类似于目前的时局中,我们实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资讯和利益。尽管这听上去不太现实,但是在2010年我们将有望实现8,000个公寓单元(的目标)。”


发布日期 : 2008.12.03 

Pony注:麦肯锡有篇旧文也是讲衰退中的机会的。不过有个疑问,不知道时麦肯锡特意回避还是事实确实如文中所说:在经济衰退时投入大量广告和增加SG&A的公司中是不是有从原来的领先者而变得掉队的公司,因为原文大意是说衰退中有些“保持了领先地位”的公司的SG&A和广告投入都教平常多(比例高)。

More......

2008/12/03

中国分析师的“三宗罪”:“至少落后K线图半年”

来自理财周报

“有两家大券商这两天都在开明年的策略会,我一个都不会去听。我认为这是浪费时间。”11月27日中午,一位著名的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这样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他给出的逻辑很简单。“我为什么要相信这样一群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经验的毛孩子呢?”

确如他所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实际情况是两年、三年或更长时间),中国的卖方分析师们不幸集体沦陷。在一片火热的牛市氛围中,他们完全熟视无睹2007年三、四季度出现的经济开始转坏的先行指标,而是满怀激情地憧憬2008年的万点牛市。

其中涵纳知名经济学家、分析师领袖高善文,他曾是一代新财富宠恩宠,其资产重估理论余韵悠远。

“没有一个准确的,一个也没有。”一位资深基金经理说,“作为买方,公募基金一般都有自己的判断,所以你可以看到主流的公募,2008年有1/3是看对市场的,1/3看错,另外1/3人云亦云。”

“所以,中国卖方分析师给出的错误判断,对散户影响才是最大的。”上述投资总监说。

一宗罪:沉浸牛市氛围,完全熟视无睹转坏经济数据

从本月开始,你或许会接受到多家券商的邀请,有这样那样的策略会在等待你参加。你会参加哪一家呢?你会相信谁是你可依赖的分析师?

一年前,也像今天一样,你也面临很多种选择。你一定想知道,一年前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一年后的今天,你可以借助这些来完成一个初步的判断。

理财周报为你搜罗了包括高盛高华、中金在内的12家国内最盛名的投行,盘点了他们一年来的宏观研究、策略分析和金股走势。

结果令人吃惊。

“在去年四季度时,几乎所有的卖方分析师完全忽略了当时已经转坏的宏观基本面。”一位著名投资总监说,当他们看到2007年三、四季度连续两个季度多个经济先行指标开始下行时,就感到非常吃惊。

“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减仓,付诸行动了。”

而彼时的卖方分析师们,即便如中金者,他在分析2007年四季度经济数据——GDP增长率、出口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皆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下滑时,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下行风险。不过,哈继铭很快笔锋一转说,“但只要政府及时作出政策调整,中国全年将依然保持高增长,呈现‘先抑后扬’局面。”

对2008年GDP增速,中金的预测是10.5%~11%;有趣的是,在这前后,中国的卖方分析师们包括中信、申万、国泰君安、国信、国金、东方等在内,也大多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速在10.5%上下。

在这样的逻辑下,你当然可以想见万点的辉煌随时可见了。始作俑者招商证券便提出了2008年上证综指波动区间为4500-10000点。

即便宏观分析见长的高善文,在2007年12月18日和今年2月18日的两次报告中,也完全没有把去年三、四季度转化的经济数据当回事,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次“大意失荆州”。

在分析贸易顺差、国际资本流动和银行主动信贷创造后,高认为“牛市的基础依然健康;牛市可能即将或正在逐步转入下半场;2008年对市场最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将主要来自于信贷控制,将主要取决于信贷控制的力度和持续时间”。高也相信2008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30%的判断,这也几乎是主流券商的平均预测值。

一位买方投资总监这样评述这位在牛市上半场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他的逻辑可能是对的,但他却没有相信眼前的数据。”

12家卖方机构中,梁红几乎是唯一一个在2007年就下调预期的。

2007年11月5日,梁红向下调整了中国2007年和2008年的GDP增速预测,从12.3%和10.9%分别下调为11.6%和10.3%。

二宗罪:毫无投资经验,落后K线半年,“南郭先生”分析师满街窜

“中信证券推出2008年十大金股时,我在公司一次内部会议上就说,这一定是十大熊股。”北京一家大型基金投资总监说。

看看中信的金股名单吧。万科A、中国国航、中国船舶赫然名列其中,从年初至今,其跌幅均在八成有余,超出同期大盘指数七成的跌幅。

更意犹未尽的则是,中信在中国船舶200元上方价位时仍强烈建议大胆买入。

“太没谱了。”一位基金经理说,“他们召开年会的前夜,竟然还在向业内资深的人士请教,该推谁为十大金股。”

“但中信的服务好,每一年评比最佳分析师时,我们也不好意思,结果每年中信都是大获全胜。”

而国金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在谈论他们如何预测GDP增速时说,“这一块我们感觉梁红太强了,一般我们都是跟踪她的观点,我们是预测不出来的”。

一位在投资界从业十余年的资深人士告诉理财周报,在卖方分析师中,除了少数如安信的陈定华之外,绝大多数的策略分析师都没有买方的工作经验,这使得他们永远走在K线的后面。

该人士称,即便如申万的前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他刚一写出比较专业的研究报告,就高价把自己‘卖’给了瑞银。”申万曾为中国贡献了大量思想和人才,但现在“这几乎是申万最大的隐疾。他们很难留得住人,一旦成名,就跑了”。

“现在我了解的情况是,一个在公募基金还只是担任研究员助理的从业者,他的大学同学却在卖方开始评选新财富了。”

而少数者如高盛高华的策略分析师邓体顺,“他是1985级的本科,1999级的研究生,有丰富的经验。而国内的呢?”

这样,不难理解为何中国平安、中国船舶、中国神华等这样跌幅超过八成的股票频频被各大知名分析师们列入十大金股。

也不难理解,当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从10.6%下滑到10.1%和9%时,3月份美国贝尔斯登破产直到9月华尔街沦陷时,中国的卖方分析师们长时间内仍然掉在2008年奥运牛市、盈利增长30%的理想中不能自拔。

国信证券虽然在春季策略报告中说“一季度末市场对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2008年、2009年业绩增长率预期分别为31.4%和19.9%,但这种预期目前并不稳定。”但他并没有舍得下调预期。

申万也不忍心。仅在3月末微幅下调重点公司2008年盈利增长预期至26%,并宣称二季度是买点。

但实际情况则是股指4月22日就已经跌破3000点,而等各路卖方分析师反应过来齐齐调低盈利预期时的8、9月份,A股已经抵达2000点的相对底部。其后,卖方分析师们更是悲观看空。

“他们一直在追赶K线,但实际上至少落后半年左右。”上述资深人士说。

三宗罪:机制压迫“逼良为娼”,畸形报告满天飞

当真中国分析师如此迟钝?难于启齿的缘由是,由于中国A股市场只做多不做空的机制,使得卖方分析师只能分享牛市盛宴,从而缔结了一段“逼良为娼”的谎言。

“这些独立意见的卖方分析师们原本是不应该这样的。”

上述资深投资总监称,在中国一些卖方机构,也存有少量明白之人,有些许前瞻性意见,但“很多时候,他所在的机构可能并不会让他说出观点”。

已经有不少例子证明过早看空的行业分析师被洗牌的结局。

被利益捆绑的分析师们,除了要迎合买方的喜好之外,他所在的机构可能由于自身投资的需要,也往往要求对外异口同声看高一线。

业内人士称,一般而言,自营盘重的卖方偏乐观,自营盘轻的卖方机构则选择谨慎乐观,理性的卖方分析师们则直接悲观。

但在表现方式上,理财周报调查发现,在12家知名卖方机构中,即便像高华、中金这样比较悲观的券商,其研究报告都是以乐观或者谨慎乐观的面目出现,比如高华,它预测2008年A股总回报是-11.3%,但它的标题却是“在一个难以捉摸的周期中定位”。

“高华、中金属于比较靠谱的券商,不会出大问题,其逻辑相对严谨,出错时一般都会改正。但有些券商基本都不靠谱,比如最固执的死多头东方证券和招商证券,还有逻辑看似准确,但结论迥异的怪胎券商海通。”

典型如东方证券者,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宏观判断几乎出现很大错误,它在年中报告中仍然对美国经济未来的表现谨慎乐观,提醒投资人从记忆中抹去6124点,但不能过度悲观,认为眼下只是一场暂时的迷雾,穿越它,便重归理性。

直到11月份东方证券才承认眼下是经济最坏的时候,但仍然乐观预计2009年二季度左右经济回暖。

招商证券也演绎了类似的疯狂。从年初乐观看高10000点,到坚持3000点以下战略建仓;从贵州茅台一路跌一路推荐,到死守中国平安,招商的投资策略也几乎完全错误。

在众多卖方机构中,理财周报发现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极为怪异。

比如,海通认为影响中国最大的因素来自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下行,但它却又认为次级债在整个金融组合中的地位不是十分重要,二季度时又预测,对次贷危机的预测可能过于悲观,但到四季度,海通又调换逻辑,提出质疑,“欧洲等发达国家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震中”?

又如海通在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提醒投资人关注外汇储备增长势头不会持续及大小非压力问题,但它很快以一个极其主观的A股估值合理的理由进行否定,得出A股触底反弹的论调。此一论调,海通从2007年底一直唱到2008年的三季度策略报告,对其间A股从6124点到2500点的蜕变几乎熟视无睹,等到10月份A股已经创出1802点的阶段低点后,海通开始看空,而此时买方们开始建仓。

“海通其实更多是人云亦云,逻辑假设都列上,没有独立观点,可谓典型的南郭先生。”有人士评价。


More......